“强军报国”课程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 2024-03-07 00:46:25    作者: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一个扶摇九霄的梦,在硝烟中飞翔。掠过风云雷电,抛出凯旋的减速伞稳稳地停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中。在雪辙中滑跑的飞机,让残阳丰满雏鹰的羽翼,放飞曙光初照的黎明。七十年,从螺旋桨翼的蹒跚,到超音隐身的驰骋。雏鸟展翅,化为凌云鲲鹏!10月23日,空军航空大学-东北师大附中“强军报国”第四次课程“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与变迁”主题讲座在自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开展。活动由高一27班王祎旻主持。

  主讲人罗艳春,空军航空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博士,任教25年,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曾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0余本,发表论文30余篇。曾荣获中国人民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1次,荣立三等功1次。

  一个简单的问题使同学们进入了状态:谁提供了飞机的动力?答案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接下来,罗教授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划分为千年圆梦、活塞主宰、喷气时代与研制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四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1903年之前是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从试图模仿鸟类到第一个热气球横空出世,再到解决了动力问题,人类对于飞行这个未知的领域始终充满了好奇,并进行着艰辛的探索。1903至1945年,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进入了第二阶段:活塞主宰时期。罗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活塞发动机的基础原理、结构和构型,再从冷却技术的发展讲到功率的提高。同学们领略到了在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初始阶段活塞发动机统治时期的辉煌。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开创了喷气时代。罗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明过程和工作原理。当讲到它的工作原理是本学期学习过的牛顿第三定律时,同学们意识到,原来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离我们并不遥远,课本中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就可当作发动机的原理被运用,同学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气氛更加活跃起来。接着,一段诙谐幽默的视频使同学进一步理解了LEAP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民用涡轮飞机三巨头的发展历史又使同学们对于涡轮发动机的曲折研发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深知航空发动机取得的每个成果来之不易。随后,变循环发动机(VCE),垂直/短距起降发动机-超声速等新型发动机的问世又让同学们对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未来怀着无限期待。

  课程接近尾声,罗教授针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讲解。一台先进发动机设计定型前需完成的10万小时零部件实验和1万多小时的整机地面实验等条件和GE-90发动机研制费30亿美元等例子无一不在验证着航空发动机研发的一个“难”字。然而,大型飞机与发动机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是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挑战的是工程科技的极限。目前世界上能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只有5个,很自豪,中国是其中之一。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永无止境,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青少年任重而道远。罗教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将来积极报考有关航天发动机研发的专业,为祖国航天发动机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程最后的提问环节,罗教授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疑问,她表示:很多同学对于航天发动机的兴趣和了解程度超乎她的预期,要坚持到底,中国航天发动机的逐步发展指日可待。

  从清川江血浸碧空,到南海呼啸掠过风鸣;从巴士宫古穿越远海,到俯瞰云低绕岛飞行。多少骄子凌霄踏歌,用青春托起绚丽的彩虹,因为蓝天的梦就在那里。70余年腾飞筚路蓝缕,追梦的初心滑向长空,捧回所有的星辰点亮烛光。身为新时代的附中学子,我们会牢记航天精神,磨炼顽强的意志,抓住当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担当者,为实现蓝天梦、强军梦、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