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49 他为祖国造飞机
发布时间: 2024-04-20 18:52:15    作者: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恰巧在1949年10月1日出生,尚庆德说,这算得上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之一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与沸腾的北京相距730余公里的豫东小城睢县,尚庆德也在这一天出生。

  今年70岁的尚庆德是航空工业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飞)工艺技术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

  尚庆德的老家在河南省睢县,其祖上曾出过“三门三进士”,耕读传家的家风熏陶之下,尚庆德自小喜好读书写字,1974年,在当地人民公社做团委书记的他通过考试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

  “青年时代我喜欢书法、文学,想在大学学习文学相关专业,但是最后被分配到航空铸造专业。”从农村走出来的尚庆德那时从没见过飞机,更不清楚自己一生的事业就此与航空飞行器的各种零部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7年大学毕业后,尚庆德被分配到灵宝新卫机械厂二分厂,这是现在郑飞的前身所在地。与现在身处四通八达的郑州不同,42年前,郑飞就“隐身”在这深山里。

  “进县城只有一条路,而且要走十几里,在那里工作、生活能够说是与世隔绝。”尚庆德说,那时,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条件,远远都不能和现在相比。

  进入工作岗位后,尚庆德主要是做铸造工艺装备的设计,为各种航空飞行器设计、铸造零部件模具。

  “在那个中国航空事业白手起家的艰难时期,都是我们自己摸索研究,先设计模具,只有模具设计、制造质量过硬,才可以获得优质铸件,达到零件的批量生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作为技术人员,尚庆德最苦恼的是没有可供参考的工具书。

  “当时我手里只有一本《航空工艺装备设计手册》,但是工作后要使用到的知识更多,只靠这一本工具书根本不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航空产品订单急剧减少,各大企业纷纷开始了自主求生的道路。研发民用产品、拿到民用产品订单,对企业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能“活”下去。

  1993年隆冬的一天,工厂领导找到尚庆德,要求他在13天内设计出康明斯发动机所需的齿轮室零件工装模具,厂里如果能生产出这样的零件,就能拿下一大笔订单。

  “康明斯发动机的齿轮室特别复杂,零件本身有300多个尺寸数据,还有空间尺寸要求,外形变化大,加上模具制造所需有600多个尺寸,这样复杂的零件,模具设计平时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

  尚庆德不敢耽误,在大冬天和同事们开吉普车到天水考察铸造机和低压铸造工艺,又马不停蹄赶回工厂后,每天都忙到后半夜,连续多日吃住在办公室。

  那个时代没有电脑绘图、没有智能测量工具,靠着丁字尺、三角板、量角器、手拉计算尺,尚庆德一点一点得到有关数据,“当时每天喝稀饭,碗里仿佛都飘着坐标轴的影子,脑子里全是数据。” 最终,尚庆德用13天时间完成该模具的设计任务。

  模具制造完工,经过20多次试模,形成批量生产,工厂拿到关键订单,提升了工厂的效益,而尚庆德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几乎一夜白头。

  1989年郑飞启动搬迁,从灵宝深山迁往河南省会郑州。作为数次获得厂里“先进工作者”荣誉的技术骨干,尚庆德坚守到最后,直到2002年才随工厂最后一批搬离灵宝。他在深山中,整整工作了25年。

  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的改革给整个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航空产品订单急剧减少,最难的时候厂里曾连续五六个月发不下来工资,职工的生活都很困难。”

  尚庆德回忆,与当时厂里的拮据不同,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广州发展势头强劲。

  这个时候,尚庆德的大学同学、此前下海创业的同事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想要把已经是资深技术人员的他挖走。

  “不舍得走啊,我就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热爱我的事业,想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尽一份力。”

  尚庆德说,作为一名铸造工程师,尽管自己从未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但是我设计、铸造的零件也发挥着非常大作用,想到这一点我很骄傲。”

  “我开始学电脑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用丁字尺、量角器、三角板画了大半生的图,终于能用电脑制图了,以前画张图要一天甚至几天,用电脑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而且还非常精确。”尚庆德说,他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如今,尚庆德已经退休近10年,住在郑飞家属院的他,仍旧关心公司的发展。尚庆德当年设计的铸模有一些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年轻人遇到技术瓶颈,他都乐意去厂里讲课、交流。

  “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代人相比太幸福了,他们在学校能学到很多前人总结好的知识,少走了很多弯路,能从各种渠道接触到丰富的信息。”

  但是尚庆德也有一丝担忧:“年轻人在实践方面还是有待提升,他们要在实践中去历练,才能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热爱书法的尚庆德也是郑飞有名的“书法家”,每到春节,他都和他的笔友们一起参加公司工会组织的送春联活动,他们慷慨挥墨,一写就是几天,每年将近千幅春联无偿送给院里的职工家属们。

  现在,70岁的尚庆德依旧坚持看书看报看新闻,国家大事、国际动态他都知道。

  “我有幸和祖国同一天生日,也见证了祖国的腾飞,希望年轻人能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不断地进步,奋发图强,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样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人。”